从小到大,我一直以为我知道自己要什么。我想要好好学习,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,好好生活。直到某天,我发现我错了。
那是我和爸爸妈妈离婚的那个夏天。那时候,我才十岁。我见到了父亲带来的诸多改变。他删除了家里的电视,电脑和游戏机。他告诉我,从今天起,我要每天给他写一篇日记,自己的生活需要承担更多责任。我不理解,我生气,我抱怨。我不再喜欢这个让我感到疲惫的新生活。但是,我知道父亲是爱我的,他是在为我好。于是我想:或许我真的需要一个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。
过了几个星期,我好奇地读了自己写的日记。我发现自己变了很多,对很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我开始明白,我需要的不是一些轻浮的东西,而是更多的思考,成长和责任感。我开始享受这些真正意义上的事物,尽管他们似乎比玩电脑游戏困难得多。
但是,我不推崇过分强调责任感和成长。我相信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喜好和爱好,需要有自由的时间去追求心里的冒险。过多的责任感,反而可能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。在我的成长过程中,我也学会了从生活中汲取快乐。我开始关注音乐,练习瑜伽,建立更多学术兴趣。我开始明白,对于一个人来说,负重前行的同时需要保持好的身心状态,保持一份对生活的感激之心。
事实上,我越来越清楚,需要的并不是越努力工作赚更多钱,就越幸福。钱只是一种无意义的象征物。我希望的,是那种真正地过上我所想象的优美人生的感受。那种,能够时刻欣赏到自然之美,关注到别人的感受,并享受那些关心、快乐和变化的人生沉淀。
然而,要找到这种感觉,神奇的,似乎不必去找。它总是在我们身边,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找到它。只需打开一扇窗户,换一拨心态,你就会晓得自己要什么。
从离婚后我知道自己要什么,那也正是我从中了解成长和接受身心健康的过程。它教会了我,快乐需要自己去寻找。它让我成为了深刻思考的人,一个更加幸福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