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种贫穷

来源:网络 时间:2023-06-28

贫穷,是一个让人害怕的词汇。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贫穷,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:物质贫穷和精神贫穷。

小妮妮出生在南方的大山里,家里穷得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。每天晚上她只能瘫在堆垛的草堆上,盼着白天早点到来。但她还是开心的,因为大山里树木茂盛,有很多果实和鸟儿。她喜欢夏天,在树下捉萤火虫,喜欢冬天,在树下捡到一块块零落的糖果,这份天然的美好足以弥补她的物质贫穷。

然而,村子外的小学乐园,却怎么也弥不上这种精神上的惨淡。小妮妮的同学们,有的穿着漂亮的衣服,有的家长开车来接,他们看起来很快乐,可是她不知道快乐是什么。她只知道,周末不能去游乐场,不能去看电影,因为她没有这些精神财富。每天都是重复的,没有乐趣,没人和她说笑。她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,看着那群人穿着夜光鞋在自己身边呼啸而过,感觉自己像一只远离群体的孤独小鸟。

物质贫穷让小妮妮觉得自己远离了城市,精神贫穷却让她觉得自己被孤立在城市中央。

小雯雯住在城市里,父母虽然不富有,但也经常买些玩具和零食给她。小雯雯生活在大城市,有很多机会去看电影,游乐场,但她常常感受着一种强烈的竞争压力。她的同学们总是有很多的爱好,参加各种课外培训,忙得不可开交。成绩优异,不起眼的孩子被边缘化。小雯雯也想改变,回家做作业,上补习班。但她觉得精神贫穷越来越难以承受,那些只看成绩怎么好的同学们让人感到虚伪。渐渐地,她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和个性,融入到他们圈子赚取认可。

于是,她整天在拼命争夺排名,间歇性的低谷感让她变成一个沉默小孩。她感到孤独、承受不了压力和不需要的竞争。在这种环境中,人们常常遗漏掉需要创造力和个性的优点,并将孩子们变成了成功的机器。

物质贫穷和精神贫穷,是两个不同维度的贫穷。对于儿童来说,物质贫穷意味着不能感受到优美的环境;精神贫穷则使他们失去了自己的身份。而对于父母来说,则是让孩子长大后,能够拥有智慧与个人魅力,享受美好的生活。

猜你喜欢